摘 要:滨水建筑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外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笔者从自然环境的融合、场所特征的营造、建筑形态的塑造三方面出发,探讨了滨水地区住宅建筑规划的合理设计,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滨水地区、188金宝博手机版app、环境融合、场所特征、建筑形态
滨水建筑作为滨水区重要的构成要素,对滨水区的环境改善、空间塑造、场所形成、视觉完善与特色突显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滨水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何避免在新的滨水区建设中走弯路,如何逐步恢复遭受破坏的滨水空间与环境,是当今人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只有与自然进行相互交织,才形成整体上的融合,也才有意义的表达。一般来说滨水建筑与滨水自然环境的融合可分为二个层次:总体关系的融合、室内外空间的互动。
1.1总体关系的融合
这种层次强调将水和其他自然景观建立起与群体建筑的关系,是建筑与自然基于总体层面的宏观思考。例如北海颐和园以及圆明园,水面辽阔、碧波万顷,正如《园冶》中描绘的一样“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常以水面包围陆地以形成岛屿,建筑环岛而立,自然形成一种离心和扩散的格局。又如,中国民间临水建筑,在临近水边的建筑部分采用架空、挑台,架桥等手法将水与建筑融为一体。总体关系的建立使得建筑与自然构成对话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互为依靠。建筑群融合于自然之中,甚至可以说是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原有基地共同构成新的、更加宜人的环境。
1.2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在滨水环境中,需要将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造成空间的流动,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大面积的水面是室外空间中重要的元素。从空间角度来说水面开阔的外部空间是“空”的部分,在滨水建筑的室内环境交融中,渗透出这种空间的表现力。从小的建筑周边环境到大的水滨环境,层次的过渡是建筑室内外空间交织创造的形式。它从大到小,从自然尺度到人的尺度,空间的序列具有多样而丰富的空间表现力。如颐和园,入口位于东端,作为序列的开始,由一系列四合院所组成,过仁寿殿、出玉澜堂前院来到昆明湖,空间豁然开朗;由此向北至乐寿堂,往西经长廊到万寿山,最后返回山麓、沿后湖到达谐趣园。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让人的尺度感受不断变化,突显了空间的丰富表现力。
2场所特征的营造
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场所性和独特性,因此,相应的设计应深刻理解滨水环境特定的背景条件,并对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使环境产生独特性,即是蕴含丰富意境的“环境意”,使滨水景观反映它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隔,使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滨水环境吸引人们的首要因素是其强烈的视觉感受。在滨水环境中水与岸边的不同交接方式,优美的岸线,还有那绿树、白色沙滩、蓝色水面等等都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另外人们的视觉往往对色彩极为敏感。在灰色的都市中有这样一片醒目的蓝色本身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由于滨水环境独特的自然特征,人在其间的行为也有其特点。人在滨水环境中行为心理的总体特征就是亲水性。其行为包括步行行为、休憩行为、观赏行为、居住行为、社交行为等等,这一切都因有了水的存在而带有了亲水性的特点。在滨水区的各种活动,如钓鱼、游泳、冲浪、帆板等等,都是人们满足其亲水心理的行为。随着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日趋千里,人们己经从基本的生存及居住等生理层面的满足提升到养生与体验生活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户外游憩活动的需求也日益殷切。而远离尘嚣、令人流连忘返的滨水环境,使得都市人得以放下单调重复的工作,享受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情趣。
以滨水街道、岸线、建筑、为主的人工设施因素,是人作用于滨水区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是深刻反映文化意蕴、升华自然水景的手工艺品。因此,相应的设计,应该具有宜人的尺度和亲水的态度,不仅要体现与水的关联,更要以简练的手笔、符号化的建筑语汇,反映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
3 建筑形态的塑造
3.1界面要素
滨水建筑界面要针对高层布局分别确定高层建筑界面线,多层建筑界面线及底层的控制界面。滨水建筑界面控制总体上应表现连续感。但在重要的视廊区间应断开,应防止形成一排封闭感很强的墙。结合巧妙的滨水手法和空间的穿插变化和细部处理而取得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是滨水建筑界面控制的主要目的。
3.2密度与容积率
为保证滨水景观的通透性和层次性,以及滨水环境自然风的组织,滨水区的建筑群体布局不宜过于密集,以采用“前疏后密、疏密有致”的做法较为相宜。当然在城市中心区可以高一些。同样滨水容积率的控制也要比一般地段低一些。一味追求容积率只能损坏滨水自然环境的优势: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控制与建筑高度、水体的尺度、建筑邻水面宽度相关。
3.3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和优美的天际线,使建筑高度从邻水处向陆域方面逐渐增大;保留足够的开口,使通向水面的视线不受阻隔,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
滨水建筑高度控制要以水体尺度、景观视廊分析、天际线组织和标志性律筑布局为依据。对于临水建筑,通过高度控制要引导建筑向水体跌落,上收分的建筑形体;为了体现滨水空间的开敞性。根据视觉与观赏效果形成向心理感受关系。
改建的城市设计应将历史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新建筑的高度和宽度都不宜超过历史建筑的轮廓线,并且新建区域建筑不应妨碍原有建筑廊。芝加哥海军码头的改建就维持了建筑形式的连续性。
滨水区的建筑往往以水体和绿地作为建筑尤其是高的视线走层建筑的背景,其造型应从体量、尽度、色彩和材质等方面保持与自然的呼应。
3.4体量与尺度
滨水区的建筑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商贸、金融、办公、会议、旅游服务设施功能为代表的大中型公共建筑;另一种则以庭园住宅、公寓、别墅为代表的小型居住建筑。
位于滨水地段的CBD或公共活动中心,人口剧增而导致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昂。因此,大中型高层公共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地段的高层建筑也形成了清晰和明确的定位与城市认知意向。但是,如果对房地产投资商和开发商所进行的高强度和高容积率开发的盲目行为不及时采取控制和约束机制,都会导致城市空间的畸形蔓延。
同样,高层建筑运用在滨水区的住宅建造方面则非全都适宜。一方面,由于居住在高层住宅既减少了市民出门活动的频率,更隔绝了邻里交往的机会。从而,使久居城市的居民却更垂青低层的住宅。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山体和绿化背景轮廓的需要。因此,在滨水地段的社区住宅建筑可适当考虑以点缀少量高层为主,高、多、低层穿插结合,从而创造较丰富的景观轮廓。
一般说来,高层建筑对整体空间会产生吸纳和排斥的影响。因此,在滨水风景旅游区的旅馆、酒店等公共建筑结合视线组织和构成景观轮廓的需要,可以利用局部区域点缀高层公建来加强滨水整体环境空间的形态特征,使之成为视觉焦点和空间构图中心;而其它区域更适宜采用以多层或点式建筑表现水平伸展特点为主。
总之,滨水区建筑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筑密度、体型、尺度与自然的佳构,保证最佳的环境效益和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建涛,刘韶军.188金宝博手机版app与外部环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