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园林专业 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14 15:58:4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2 MB
  • 资料分类:园林188金宝博平台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上海
人民广场
规划目标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本规划在满足重要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优化配置规划用地,提高交通设施效率,满足各种交通需求,发挥系统性、综合性功能效应,达到交通、环境相和谐的目的。
创新理念
规划在面向未来的同时,顺应人民广场地区历史文脉,尊重和保留现状形成的格局,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体现。
在以下方面:
1、汲取国内外实践经验,以先进的理念支撑,充分体现规划的时代性、超前性和前瞻性。
2、规划与设计、建设部门紧密合作,对人民广场地区一些重要、关键的节点,研究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3、体现整体最优的目标,调控统一组织交通系统,科学合理地规划交通设施、规模和布局,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转效率。
4、以轨道交通为抓手,优化整合换乘车站,使轨道交通的布局与地面交通有机衔接。
5、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地上地下联结成一体,共同疏散地区交通。
6、强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
上海外滩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见证着上海百年沧桑巨变。这里是感受上海灵魂的地方,很有文化氛围。
2010上海世博园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
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
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
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
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
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
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
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
更广阔的领域。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黄浦江南岸,担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实现上海城市跨越浦上海世博公园江、塑造体现上海各个发展时期城市意象的功能。
世博公园首先是世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公共活动区域和标志性景观区,是能容纳高密度游人的展览型的绿地;其次是与城市绿地系统合理衔接的中心城区的大型滨水公园绿地。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和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的双重功能是相互冲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来统筹组织会期内的具体使用功能和会期后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实现。场地安全是世博会顺利进行和永久性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设计中应考虑会间组织大型活动时,在安全管理的条件下,人数控制在4万以内,安排疏散时间和通道、防灾、防人群踩踏的措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世博会间绿地率不小于50%,会后不小于70%场地中所有可用于休憩的座位总数即座位数。包括座椅设施、场地台阶(通道型台阶除外)、花坛边沿等可利用的座位,座位数在公园设计规范规定为游人数的20-30%。
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
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
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
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
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
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