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陕西防汛抗旱工作信息化应用的分析探讨,提出水利信息化在陕西防汛抗旱工作中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完善提升各种应用系统,建设好数据库、经验专家系统、基础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等,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应急水平,实现更高效的防灾减灾。

[关键词]防汛抗旱;水利;数字信息化

前言

2020年我国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应急事件多有发生。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中枢,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河流众多地势复杂,进入汛期以来区域性暴雨重于常年,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随着近年来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5G、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新兴技术被陆续应用于各行各业。防汛抗旱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188金宝博平台,仅靠修建水库、河道堤坝等188金宝博平台措施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当前的迫切需要是结合非188金宝博平台措施,融入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应急水平,实现高效的防灾减灾,进而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1概述

1.1水利信息化的概念与作用

水利信息化是在水利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管理技术,以提高水利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是现代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手段,总书记关于“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论述,指明了水利行业“互联网+”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许多水利188金宝博平台已经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在水利防汛抗旱工作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目前这些信息技术在水文监测、日常数据管理、信息传输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例如现代水利188金宝博平台中的GPS技术,利用电磁波信号对水利188金宝博平台进行测量,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

2水利信息化应用现状及问题

2.1建设应用现状

面对灾害频发且188金宝博平台措施无法满足需求的防灾现状,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效的现代科技手段被广泛重视起来。陕西省陆续建成全省防汛短波通信网,关中、陕南、陕北超短波移动通讯网,省级中心网络系统等,极大程度的提高信息时效性,增强了信息互动与实时交流,从底层环节为防汛抗旱的应急处置节约争取了大量时间。在软件平台方面,陕西省陆续开展了以“防汛雨量监测速报、江河洪水跟踪监测、水库洪水监测调度、防汛异地可视会商”四大系统为内涵的“数字防汛”188金宝博平台建设。借助软件平台,掌握降雨、干旱洪涝演变等实时信息,根据数据信息变化结合预警模型,可以实现灾害前几个小时通过网络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预警和疏散。

2.2存在问题

(1)信息系统支撑能力不足当前的水利信息建设还停留在对基础水文信息“增删改查”的初级阶段,无法覆盖水旱灾害的业务内容。灾害前期的对河流实时流量情况、对河道可容纳水流量的实时监测;灾害过程中处置命令的下达、灾情累计效应预判;灾后重建及损失评估等问题,当前的水利软件支持能力不足,无法针对防汛应急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撑。(2)基础设施较差,信息化平台设备不足水旱灾害的应急防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188金宝博平台,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以采集现场数据信息为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由于地域发展不均衡、设备老化等客观原因,目前陕西部分地区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灾情来临之时获取一线信息不完全、不准确,更容易因此导致对灾情的误判,致使灾害人为扩大,大大降低灾害预测与报警的成功率。通过一线设备对降雨信息、河流水位、旱情情况等关键信息的全面采集获取,配合信息化平台中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才可能实现跨地区、跨流域的灾害风险规避。(3)缺乏经验支撑和学习机制防灾减灾工作除了需要专业技术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洪涝灾害经常发生,但是普遍存在“发生一次,应对一次”的治灾思路。由于缺乏事后的经验总结和针对处置过程的学习机制,面对下一次的自然灾害仍然会自乱阵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疏散人群,以及修建设备甚至延误最佳救灾时机。应当针对具体发生过的案例事件,收集水利资料,整理抢险处置过程思路,在灾害来临之时,汲取相似案例中的应对经验从而实现对灾害的快速高效应对。(4)存在信息孤岛,缺乏联通机制陕西省水利系统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部门都开发建立了大量的信息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中存在着多信息、多功能、重复信息等问题。由于每个系统都是独立运行,信息资源分散,造成许多相互隔离的信息孤岛。单部门信息之间无法实现串联,针对信息需求,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实施成效。

3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提升措施

3.1建设与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2003年6月发改委首次《国家防汛抗旱工作指挥系统一期188金宝博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发改委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设计工作,至此,国家的防汛抗旱工作正式启动,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2012年初,水利部门完成了第一期防汛抗旱的管理系统建设铲除了之前烦乱复杂的系统,并且开始大量采集水位,温度等相关水利数据信息。启动二期建设,建设水文信息采集系统、188金宝博平台信息采集系统、旱情信息采集系统、移动应急指挥平台、188金宝博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安全系统,对数据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气象雷达应用系统、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洪涝灾害评估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完善评估系统、抗旱业务应用系统、防汛减灾业务应用系统等,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系统集成应用共15个子系统。目前这些新系统为信息化处理旱情汛情信息提供了信息支撑,使信息服务从单点覆盖全面,从局部处置走向综合治理,我国的水利建设因此可以全面的实行,让更多经历灾情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3.2挖掘利用历史经验

挖掘梳理以往发生过的干旱洪涝事件案例,复盘事件发生、处置、救援、复建过程,总结其中经验教训,建立经验库。在事件发生时,通过查找相似案例,及时获取处置经验,提高处置效率。除了经验案例外,水利188金宝博平台是具有多年历史的一种188金宝博平台,在188金宝博平台中蕴含着建设、管理、运营、调度等大量前人积累的经验。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处理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挖掘水利188金宝博平台中蕴含的历史经验,吸收总结前人的教训,以水资源作为核心,结合信息系统的全面支持,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建设信息数据共享中心

防洪决策过程中需要多种数据和专业知识作为决策支撑,决策者需要快速获取各类信息。但由于处置灾害事件时地域和时间的客观限制,数据常常存在缺失和无法及时获取的情况。为此有必要建设一个信息数据共享中心,消除信息壁垒的同时提供专业人员交流联动的平台,将其他成员收集和分析的知识进行讨论参考。通过信息数据共享中心,决策者可以共享数据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同对某个问题进行决策和研究;通过联合协商,制定更加合理的防洪抗旱方案,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在汛期,可以实现防洪技术知识的共享,节省数据查询时间,提高防洪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行业资源。

3.4完善防汛抗旱工作管理系统

建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的集成,建立信息查询、专家库、案例库等系统,可以在面对灾害时吸取前人经验,更好地提出解决举措,进而提升工作效果和采集数据效率。特别是对于水旱灾害较多的地区,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一地区的灾害损失。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因地制宜提出不同地区的解决方案,统筹安排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工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减少重复工作,提高防汛抗旱效果。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好信息化网络系统,培训相关人员,确保该系统的有效支撑。

3.5加强资金配置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保障物资、资金管理的业务模块,保障救援物资的快速调配,救灾资金的合理配置与透明化管控。避免因为物资缺乏或资金管控不到位而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损失。

4结语

随着近年来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计算机信息技术被陆续应用于各行各业。防汛抗旱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188金宝博平台,需要融入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应急水平,实现更高效的防灾减灾。但是,在信息化技术普及的同时,我们在数据管理,信息传输与共享,以及相关管理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陕西省防汛抗旱信息化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