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绿化
  3. 内容

居住区植物绿化

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植物运用是重要的一环,这不仅表现在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更表现在其对于美化生活空间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植物景观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   

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和全面,然而,现实中,要么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格局,要么失去应用价值等。因此如何能够综合三个方面的各个优势,并落到实处,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本人无法开展此项研究,仅就几个具体方面提出思考,以期望对今后植物配置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一、对居住区绿化植物种数的思考   

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大凡植物景观单调,缺乏层次,缺少变化的环境,多呈现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植物种数单一,二是乔木、灌木及花草应用量的比例失调。只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才能产生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在实际工作中,看过许多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图,一般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而业主满意、绿化效果好、行内口碑好的小区无不达到了一定的植物种类。因此,根据对现实情况的总结和推测,对于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在不同区域中植物所应达到的种数与小区所处区域常见植物种数的关系。然而,这种推断和结论仅是一种统计分析,其结果是否合理,仍需在实践中检验。如果能对所有优秀小区的全部植物种数进行系统统计,有望能够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数据。   

二、人工群落的应用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外,还应有植物群落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作基础,特别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应用一定量的花卉来体现季相的变化。   
采用拟自然的生态群落式配置,利用生态位进行组合,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体。居住区内的环境,由于建筑密集和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植物生长,经合理配置,利用共生原理组合群落,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居住区内应尽可能开辟较大面积的绿地应用复层结构的种植模式。这种结构分上木、中木、下木或地被三至四个层次,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上木要求具备观赏价值高,耐阴喜阳,冠形端正,株形较为峭立,枝下较高或枝叶稀疏等条件的高大乔木。中木以植物耐阴性的强弱为选择依据,并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耐粗放管理性,以灌木为主。下木和地被层多为耐阴性更强的低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   

三、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1.居住区的植物配置的原则   
1.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1.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1.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1.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六类。 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不同植物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

四、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我们对居住区的设计,特别是在绿化设计中对植物的运用上,在满足当地自然气候客观条件的同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尊重自然   
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喜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如垂柳好水湿,有下垂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适宜栽植在水边;红枫弱阳性、耐半阴,枝条婆娑,阳光下红叶似火,但是夏季孤植于阳光直射处易遭日灼之害,故易植于高大乔木的林缘区域;桃叶珊瑚的耐阴性较强,与香樟的生长环境条件相一致,是香樟林下配置的良好绿化树种。   

2.符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特征   
植物除了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还有其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生长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也达成了良好的互利互补的互生关系。而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大树进城”曾成为一股潮流,虽然其初衷是好的,在短期内可以改善城市的绿化面貌,但事实上,很多“大树”是从乡村周围的山上挖来的野生大树和古树名木,这种移植成本太高,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反而欲速则不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原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其实真正的大树应该是苗圃里培育的,用在园林绿地中,与其他植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3.生物多样性原则   
城市具有人口密度高,自然地貌单一,立地条件较差的特点,而城市中居住区的植物配置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制约,物种种类较少,植物群落结构单调,缺少自然地带性植被特色。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应该尽量多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如何与其他植物搭配。提倡大力开发运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不仅可以起到丰富植物多样性,而且还可以使植物配置更具地方特色。   
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都是服务于人,园林植物也不例外。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因此,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还应落实到人,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清新的保健型生态绿色空间。设计师应在了解植物生理、生态习性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植物的保健功效,将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科学搭配,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立体植物群落。
  
五、总结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水平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的需要与国外相比都有着极大的差距。开拓居住区绿化空间,无疑是缩小这个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建筑物以及一切可进行园林绿化的场所,进行居住区绿色空间的再创造,建成花园式的小区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园林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居住区植物绿化
//m.tomodachie.com/yuanlin/yllw/lvhua/155323497436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