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石油就是当前我国主要使用的一种能源。随着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当前对于石油勘测以及开采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对于含油污水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排放后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强化含油污水处理以及回用技术的使用极有必要。本文首先对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其次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油田含有污水处理的现状并具体谈谈含有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基本内涵;现状;应用
通常含油污水的处理主要是源自于钻井、冲洗以及开采环节,其中含油一定量的原油以及其他成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会严重破坏环境,同时对于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而将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其中的杂质,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回用,可以将回收的水资源再用于冲洗、钻井以及开采,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节约,可以使油田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基本内涵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净化含油污水中的杂质,从而确保在污水排放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或者将其再次用于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目的不同其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同。当前在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主要以回用为主要目的,利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膜分离处理技术等实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使水质达到二次回用的标准,将其回收利用于二次生产中。
2 当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现状
2.1 综合性问题
在当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相对不完善,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处理后的水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增加的压力过滤设备,无法将过滤的污泥及时排出,需要人为进行清理,污泥的堆积不仅需要占据极大的空间,同时对于处理后的水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过滤器也不够精细,影响过滤器性能的发挥,并且会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过滤器进行反冲洗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保护设施,这使得反冲洗的过程相对比较漫长,同时反冲洗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2 重力混凝沉淀与过滤技术不完善
当前,在进行含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因为重力混凝沉淀出油率相对不高,并且停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这就导致在除油时不够充分,部分密度相对较小的杂质会随水流出,从而导致处理过后的水质达不到排放或者回用的标准,因此,当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3 低温含油污水处理不达标
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采出液温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油水分离的效果不够理想,处理过后的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原油,这种含油污水处理结果显然不符合排放或者回用的标准。因此,在进行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时必须要强化低温环境时的含有污水处理技术,提升油水分离的效果,促使处理后的水质进一步提升。
3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
3.1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这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强氧化的高分辨率以及自由基对含有污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从而实现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高级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是氧化效果良好、操作相对较为简单。这种技术自上世纪诞生以来,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当前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投入相对较低,而且含油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处理后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或者回用的标准。
3.2 生化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生化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生化效应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将含油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其他污染物,将污水中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后,使其成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目前这种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应用的比较广泛,生化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无氧技术,其二是有氧技术,两种技术虽然略有差异,但是其都是采用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不仅处理成本较低,而且处理过程无污染综合效益相对较高。
3.3 膜分离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膜分离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滤技术、反渗透技术和超滤技术,目前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是超滤技术,这种技术油水分离的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可以有效实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其含油污水处理的效果越来越好,而且技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油田含油污水處理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水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吴俊峰,岳彩祝.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分析[J].化学188金宝博平台与装备,2017(7):294-295.
[2]孟昭伟.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