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近几年来大型修建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我国修建的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使用年限为一百年,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所谓高性能混凝土是指抗冻、抗冷、抗化学侵蚀等各项要求,在施工时混凝土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
1、高墩混凝土泌水
混凝土泌水是由于高墩在自身压力下静置压力泌水,少量泌水会随着钢筋和混凝土交界的薄弱界面汇集,由于模板和混凝土交界面的粘滞阻力明显小于混凝土内部的粘滞阻力,混凝土内部靠近模板的泌水无处可走,在压力下就顺着模板和混凝土的交界面汇集上流,从而形成小流通道,后泌水继续随着水流通道上流,导致洗白混凝土表面,从而形成墩身混凝土表面的纱线及洗白。
在这种情况下,要按常规方法解决泌水很困难,经分析目前可行的方案只有强制抑制泌水,尽量降低用水量,使用低水胶比,高效减水率且对粉煤灰适应性好的的减水剂,为了降低成本,粉煤灰必须使用高掺量,这就要求粉煤灰质量必须稳定,同时要求减水剂的保水性能要非常出色。高掺量高减水率下不能离析泌水,现场严格按配比控制混凝土用水量,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延长浇注时间,最好是分成三段浇注,以不产生冷施工缝为宜。
2、高墩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应采用干净的碎石和河砂,各个指标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为宜,采用细度模数在2.5~3.0之间,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检测指标也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特别是粉煤灰和外加剂应该与适配时保持一致,否则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有影响,混凝土拌合前,检测计量设备称量的准确性和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混凝土搅拌机使用前,应先加水转数分钟,倒净积水后继续搅拌,各骨料用量应分别过泵,力求准确,材料用量允许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水泥、水和外加剂的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砂石料以控制在2%之内,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搅拌第一盘混凝土石子应按配合比的规定减半,每盘混凝土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物,在搅拌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子啊搅拌前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计算施工配合比。坍落度应控制在14-16cm,含气量控制在2%~4%,混凝土拌合物浇注前温度控制在30゜C以内,混凝土拌合完毕后,应立即运输,搅拌在运输过程中应开通搅拌设备,以免离析和沉底,运输时间和浇注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拌合物到施工现场后应该快速开启搅拌机后在放料。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应深入下一层混凝土的表面,振捣棒也不得用来稳料或者在表面拖延,否则容易产生离析。
3、混凝土假凝现象
混凝土在出搅拌机的混凝土在5-10分钟失去滚动性,发硬,半小时内完全失去流动性,勉强成型后发现大量蜂窝麻面,混凝土变硬后强度降低,这种现象便为假凝现象。
在水泥浄浆中,假凝在十分钟内产生,并使水泥在15分钟后变硬,使用佛石膏时变硬更快;三乙醇胺用量超标,致初凝过短;水泥初凝不合格;拌合物温度过高;速凝剂产量过大。
对于常发生假凝的水泥,可以试用羟基羧酸盐,醚类和二甘醇等缓凝剂,此类缓凝剂不会引发硬石膏等溶解度降低,相反会使其增高;采用先加水拌合混凝土,稍后过1-2分钟再加入缓凝剂的措施,可以避免假凝的发生;更换复合外加剂品种或要求生产厂家调整组分;更换水泥用量1-2%的无水硫酸钠;更换水泥品种或批号;降低拌合物水温,这样才能控制混凝土出现假凝的情况。
4、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及粉煤灰的相容性分析
随着预拌混凝土的飞速发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了考虑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设计之外,还要更注意其工作性能,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重要因素。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不好,可能是外加剂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品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使用方法造成的,或几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引起的。
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吸附量由大到小,一般为煤矸石>粉煤灰>矿渣。掺矿渣的水泥适应性由于掺煤矸石的,一般来说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故吸附量大,不同品质的粉煤灰适应性差异较大。优质粉煤灰、超细粉煤灰适应性好;粗粉煤灰、含碳量大的吸附量大,适应性差。水泥的颗粒分布对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水泥均匀系数大时,颗粒分布范围窄,起堆积孔隙率大,需要更多水来填充这些空隙,自由水相应减少外加剂掺量大,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均匀系数小时,情况恰好相反。
另一方面,水泥颗粒平均粒径小时,水泥中细粉较多,比表面积大,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不好。一般说来,粉煤灰越细,玻璃微珠越多,可以提高流动性;同时越细的粉煤灰,起表面积越大,增大了体系的堆积密度,置换出多的填充水,并且巨大的比表面积对高效减水剂起到载体作用,降低了它的饱和点,从而改善了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但同时,粉煤灰越细,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得颗粒的吸附能力增强,形成絮凝结构的趋势增大,有可能降低流动性。另外,比表面积增大需要增加表面吸附水,降低了浆体的流动性。低掺量粉煤灰取代水泥,细度的减小所带来的正效应不仅可以抵去其所带来的负效应,而且还可以到一些正面作用,最终使相容性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