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四月份已经过了一大半,大家的一建复习都准备好了么?土木君一直都觉得复习之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但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常常会有着几个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
1、拿来主义,用别人现成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专业和工作基础不同,每天能投入复习的时间不同,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所以不会有“包治百病”的药,也不会有通用的复习计划。
2、认为制定复习计划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在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中,你各科掌握的速度会有差异,并且你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下一阶段的详细复习计划会更加行之有效一点。长远的,一直到考前的,有个大致规划即可,都定的太细必定是徒劳的。
在每一阶段复习完,特别是做过真题之后,总结一下,再制定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甚至在复习过程中,你听到某位老师的一句话,或者做真题时突然意识到一个自己未发现的问题,都应该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3、大量复习时间被题海战术占据
我不建议做习题、做题库,不是说这样没效果,而是其效率不及直接视频+真题的模式高。一遍遍地模拟考场上的真实场景,真实难度,真实题量,会让你在9月24、25日拿到16年一建考卷时觉得有亲切感。
但确实有很多的同学,看视频就是记不住,做习题才有感觉。先声明,我从没有说这就是条绝路。在这里,我给这些同学的建议是:控制好自己的复习进度,题海战术会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因其题目和答案的质量不佳)。学会挑一些高质量的习题做,如果做题时间比看视频的时间都长的话,你的复习进度将会很难控制。
4、上来就高强度复习,摧毁了兴趣和自信。
有些同学上来斗志满满,制定的计划每天复习3小时甚至5小时。然而一建的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大家大都是在职考生。每天上班回来都很累了,加上长时间没拾起书本,所以一复习就犯困。然后几天下来发现复习过的内容啥都没记住,一下子自信心都被打击完了。这种情况下要坚持到最后会很难。
我的建议就是上来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时间安排短一点。1个小时以至于0.5个小时都不是问题,坚持一个星期,但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内能全神贯注。接下来再每周逐步增加复习时间,循序渐进,逐渐让自己进入状态。
一建的备考信心绝不是因为买了一份所谓“包过”的押题,而是来源于自己每天坚持复习的充实感。
5、一味追求完成计划的时间目标任务。
在公共课和实务的复习篇里面,我都详细阐述了各个阶段复习需要达到的目标。一味的追求完成计划的时间目标,拘泥于形式,而不求达到复习目标,这样只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复习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应该放慢复习进程,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前面理解阶段的目标完不成,后面的复习将会很痛苦,冲刺阶段的效率也随之降低,所以咬咬牙坚持下来吧。
6、复习计划就是看视频的计划
公共课除了看视频,更重要的是通过做真题掌握其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以及做好搜集自己做错的真题和整理考前抱佛脚背诵内容的工作。
实务看视频只是带你入门,关键是背书。而背书的基础除了视频之外,花时间的还有把书从头到尾看一遍以及研究真题规律等(结合实务案例的专题视频课件),然后在这基础上结合一些当年针对性的总结资料,整理背诵的考点。最后冲刺阶段,无论如何要留有一周以上的时间来背诵押题。
以上这些复习环节在制定计划时,都需考虑在内。
7、公共课是实务基础,应当先复习
很多老师都说公共课是实务基础,应当先复习。那是不是公共课复习前,还要找几本书作为公共课基础先学习一下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大家第一遍公共课看下来正常感受都是啥都没记住,所以指望看一遍公共课就能为实务打基础是不成立的,反而容易在后面实务复习时脑子里更乱。
我个人认为先复习实务不会影响当中公共课部分内容的理解,有了一些概念之后,再到公共课复习时去扩展、去深入,不会脑子里一锅粥而是起到了加强联想记忆的作用。
8、把真题当做检验自己复习的工具,留到最后阶段去做
我当初考二建的时候犯过这样的错误。真题的价值在于它才真正代表了一建考试的水平和方向。我们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做,反复研究,才会知道自己该复习哪些内容,才会知道某一知识点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会具体考核到什么深度。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把反复操练真题的时间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