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喷漆有机废气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论文主要针对喷漆有机废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探究,指出喷漆有机废气的治理措施以及治理效果,希望能够有效改善喷漆工艺的废气污染情况,减少喷漆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關键词】喷漆有机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果 

  1 引言 

  喷漆废气污染主要表现为喷涂过程中产生的喷雾颗粒以及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主要以挥发性有机废气为主,有害气体较多,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喷漆废气主要包括喷漆稀释剂使用过程中的有机污染、高压喷涂期间悬浮在空气中的雾状颗粒以及溶解或携带了喷漆微粒的水珠这三种形式。喷漆有机废气的治理活动包括喷雾颗粒净化和有机废气净化两部分治理内容。 

  2 喷漆有机废气的危害 

  喷漆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甲苯、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与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相比,喷漆产生的有害废气毒性更强,容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尤其苯系的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喷漆废气污染的防治与处理,减少喷漆过程有机废气的排放。有机物质在具体喷漆过程中通常会作为溶剂被一起喷洒出去,很多有机物质没有粘附于被喷涂物的表面而悬浮到了空气当中,如果被作业工人大量吸入呼吸系统,会影响工人的呼吸道健康,对工人脊髓、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系统产生严重破坏,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喷漆工人长期处于含有有机废气的作业环境当中,容易在工作较长时间之后出现呕吐、头晕等不良症状,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呼吸系统的不可逆伤害,威胁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另外,喷漆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对人们的视网膜、支气管以及鼻粘膜等产生一定的伤害。相关数据显示,有的工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存在视力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由此可以说明,喷漆有机废气对人们的身体和健康有不良影响,必须要结合有机废气治理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加强废气污染治理研究,减少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避免有机废气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 

  3 喷漆有机废气治理措施和处理效果 

  3.1 喷漆固体颗粒净化 

  在进行喷漆有机废气治理和净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去除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结合国家环保部规定的有机废气治理188金宝博平台技术规范,采取洗涤和过滤的方式进行废气固体颗粒的处理与吸附,降低有机废气中的固体污染物含量,从而为后续有机废气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常用的喷漆固体颗粒的净化方法包括湿法和干法,湿法主要是利用水雾和水幕等拦截过滤固体颗粒,干法则是采用活性炭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特殊的过滤材料进行拦截过滤。从喷漆行业有机废气治理现状来看,比较常用的喷雾颗粒净化方法为湿法净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废气浓度较高和风量较小的喷气连续的行业当中,相对来说维护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在喷漆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2]。 

  3.2 有机废气净化与处理 

  常见的喷漆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冷凝法、吸附法、燃烧法、光催化法、生物法以及等离子技术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逐渐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与处理活动当中,极大地提升了废气处理效率和废气处理速度,可以应对当前成分愈加复杂的喷漆废气处理需求,提高净化效果。 

  吸附法、冷凝法、燃烧法和吸收法都是比较传统的有机废气治理方法,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有效吸附或吸收废气中的污染物,使喷漆废气能够达到排放的标准。其中,冷凝法主要通过提高系统压力和降低系统的温度,将原有的蒸汽状态等污染物凝结为液态,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分离,达到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冷凝法相对于传统的多孔固体物质吸附方法以及物理化学吸收法来说,投资成本较大,运行费用高,一般应用于喷漆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和项目中。燃烧法主要是通过燃烧将有机废气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减少原有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目前常用的热力燃烧法设备包括废气燃烧热力回收系统以及蓄力式热力燃烧系统。生物法主要应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实现废气的净化与处理,将废气中的有机组分作为活性微生物的养分与能源,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生物法相对来说效率较高,没有二次污染物,成本低,应用价值高。光催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的电子激发与转移原理,使光催化剂能够产生较强的氧化性,从而能够进行有机废气的氧化分解。 

  4 结语 

  论文主要针对喷漆废气的危害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予人们一些启发,使其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做好喷漆废气的环境管理工作,以免造成污染物的不良处理,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杨颖.有实效性选择过喷漆废水处理药剂的简易方式[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6):36-37. 

  【2】张斌.GC-MS 法测定油漆行业废气化学成分及化学计量学解析[J].分析试验室,2011,30(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