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而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本文即是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沉降观测;高层建筑;施工
引 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匮乏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了解决由这一问题而引起的居民住房等一系列的问题,高层建筑物必然成为了首选的方案。然而伴随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又必然会引起沉降的这一不可忽视的现象。为了能够确保建成的建筑物拥有足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沉降观测技术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1 沉降观测技术的要求
1.1 对所选设备仪器的要求
在沉降观测的过程中,专门的配备的设备仪器是必须要具备的。设备仪器会直接影响到通过沉降观测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我们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些专门配备的仪器设备必须要经常的进行检查,维修以及保养。
1.2 对观测人员的要求
在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观测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观测人员必须要具备有深厚的专业基础,队沉降观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最好是经过了专门的培训,同时具有一定的观测经验的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同一观测的时候最好选择固定的观测人员进行观测。由于不同的观测人员即使是使用相同的设备仪器对同一地点的进行观测,观测到结果数据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会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观测人员在沉降观测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3 沉降观测时间的要求
一般来说,沉降观测的时间是不固定的,要根据具体的观测条件而定,观测的时间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因素影响。例如,施工的要求,安排的进度,以及地基的条件这些都会影响到观测的时间。
1.4 沉降观测的其他要求
在具体的一些188金宝博平台中会对观测的精度作出要求,本文对某一188金宝博平台所要求的精度要求做了归纳。如表1所示:
2 沉降观测的步骤
2.1 建立水准控制网
依据布置特征以及现场的环境情况设计观测方法。再根据有关单位所供给的相关信息以及188金宝博平台特征,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求出相关的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四周要布置有不少于三个的水准点。同时,各个水准点相距不能超过一百米。无论在施工区域何处,都要能确保有两个以上的水准点可以通过仪器观测到。此外,还必须要保证这些高层建筑周围布置的水准点所能构成的图形是闭合的。这样会有利于后面的检测工作的进行。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水准点的设置是有要求的,必须要避开有开挖过的位置,有沉降现象的地方,以及可能会产生震动的地方。而且所有的水准点埋进的深度必须要超过1.5m。
2.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按照建立的水准控制网和观测点的位置需要以及设计图纸中的分布位置,计算出沉降观测的具体地点。控制点与观测间需要设有确定的路线,同时需要在设备放置处和转点的位置留下记号。这样便可以保证所有的点都处于一条路线上。
2.3 沉降观测
按照前面已经确定好的观测方法和周期,观测必须要在各点均处于稳定状态的时候再开始观测。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均会设有地下结构。第一次观测的时候应该先观测地基,观测点应该埋在事先设定好的地方。设定完观测之后便可以进行观测了。第一次观测的数据信息尤为重要,它要作为以后观测的参考值。因此,在观测精度的要求上会非常高。观测所选用的水准仪必须要要是精米级别的。通常情况下,选用N2或者N3。根据相关规定,所有的观测点第一次选用的高程值必须要经过两次观测才能选定。
在之后的每层结构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最后按照埋设点进行永久观测,每次施工则重复一次,直至竣工。把每次观测的数据做一个统计,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一次来确定沉降量。
2.4 统计表汇总
2.4.1 列表统计
根据观测到的结果求出沉降量,将所有沉降量进行统计汇总,并且汇总后的结果列入制成的表格中。
2.4.2 绘制各点下沉曲线
首先要建立坐标系,其中横轴用来表示时间坐标,纵轴的正半轴表示载荷值,负半轴表示沉降量。把汇总得到的各点坐标在坐标系中画出,并用光滑曲线连接,即可得到沉降曲线图。
2.4.3 沉降趋势的预测
由上面汇总得到的数据以及画出的曲线图,可以对沉降趋势进行预测,从而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进行阐述,表2即为沉降观测的结果。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求得累计沉降量在9.75~10.03mm范围之间,平均的累计沉降量约为9.91mm,最近一次的沉降速度保持在0.02~0.04mm之间。从计算出数据可以看出,该建筑的沉降速度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2.5 确定观测精度的合理性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沉降观测技术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当观测所得到的结果出现严重的误差时,就可能会导致整个观测无效。因此,在高层建筑物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选用达到精密级别的观测设备仪器,同时选用专业的观测人员进行观测,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测量结果,进而为后面的施工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秦效华.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29.
[2]赵籍滨.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162.
[3]曲海涛.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5:158~161.